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592-7692115

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管理

开学第一课 | 教师如何深度挖掘冬奥内涵,传递育人价值?

浏览:49 日期:2022-02-25

紧邻冬奥而来的是寒假的结束,迎接开学。奥运会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教师们该如何借助冬奥会中的信息传递育人价值?本文从文化、精神、科技三个维度出发,系统盘点,但愿能为教师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素材和方向。



图片

本文共5396字,仔细阅读需13分钟


中华文化魅力绽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冬奥会不仅是展现竞技实力和体育精神的舞台,也是彰显文化魅力的舞台。赛场外,中华文化犹如一张张“名片”,成为冬奥舞台上文明互鉴的新窗口。


1

中国美学


扎根于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中国的美学是一种诗意的浪漫美学。


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的文化元素无处不在,开幕式上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大如席片的燕山之雪……闭幕式上的十二生肖、长亭古道……给我们以高度的美学享受,也自信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特的文化脉动。


图片


“来时迎客松,别时赠折柳”,此次冬奥会的开始与结束是一种连续,也是一种极具中国韵味的表达。


开幕式上,鸟巢上空,黄山迎客松以烟花的方式激情绽放、完美呈现,向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热情、开放、好客、礼仪的文明风度,以灿烂的烟火表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胸怀。


图片


闭幕式上,伴随着“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悠扬音乐,舞蹈演员化身柳枝,其他演员手捧柳枝,演绎“折柳寄情”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音同“留”,有惜别和盼归之意,折柳,便是为了惜别、盼归。这次闭幕式将中国古韵和含蓄的表达之情,通过声光电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图片


在开幕式中,舞台上都曾出现过传统的“中国结”图案,而在全世界运动员欢聚一堂的闭幕式上,场外有红丝带不断地飘进会场中央,终于一个巨大的中国结在鸟巢体育场中间再次竖起来。


硕大的红色中国结中的每一根丝带都可以独立成结,而许多根不同的丝带也可以共同编织,编成之后,美美与共。就如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需要所有人共同建设。


2

中国智慧


中国的先民在生活和劳作中积累了无数智慧和经验,这都是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宝贵财富。


图片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间恰逢“立春”,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以此为契机,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在二十四节气中,北京冬奥会缓缓开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根据史料研究,远在春秋时代,古人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通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逐渐确立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用它来倒计时,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立春”之日,冬奥会开幕,也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


图片


而在闭幕式上,我们又惊喜地看到了十二生肖以雪车的方式闪亮登场。与二十四节气相同,十二生肖中同样包含了先辈的智慧。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生肖文化涉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层面,蕴含天人合一等思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


此外,冬奥的诸多设计都独具匠心,简洁的点火仪式下蕴含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坚硬内核——”一叶知秋,一滴水看太阳,从来就是以点代面,中国人讲的是意境。”


图片


象征各个国家的雪花连接在一起,组成了巨大的雪花,这正与中国“和为贵”的文化根源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相一致。


奖牌设计则参考了南越王墓出土的同心圆纹玉璧,象征“天地和,人心同”……


3

中国场馆


作为比赛的大舞台,冬奥场馆的设计历来是奥运会的一大看点,场馆在赛前就早已备受瞩目。无论是赛时还是赛后,这一系列场馆都将成为北京这座双奥之城重要的文化、体育等活动交会地。


雪游龙、雪飞燕、雪如意、雪飞天、冰丝带……从国家雪橇雪车中心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到国家速滑馆,北京冬奥会的一系列比赛场馆在命名、设计上都带有显著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尽显文化底蕴和大国魅力。


图片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国家雪橇雪车中心“雪游龙”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中“龙”的创意,从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俯瞰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


图片


“落羽化山,振翅高飞”,距离“雪游龙”不远处的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7条赛道直上云霄,整体轮廓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运动员滑行时也犹如飞燕驰雪。“雪”代表了冬奥元素,“飞燕”则是中国传统的吉祥之鸟,二者相结合恰体现了中国文化与奥运风采的交相辉映。


图片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跳台剖面的S形曲线与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相契合,因而命名为“雪如意”。


蜿蜒起伏的两条赛道是如意的“柄首”,半悬浮于空中的顶峰俱乐部是它的“柄首”,最底部的结束区和观众区则是它的“柄尾”。“雪如意”静卧于古杨树场馆群,运动员从中可远眺明长城遗迹,整个跳台散发出一种古朴的中国式审美。


图片


首钢滑雪大跳台则依托工业遗存进行建设,造型设计融入了中国知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元素。“飞天”的含义与滑雪大跳台项目的英文Big Air一词,都有向空中腾跃、飞翔的意思,选手们将从这座跳台出发,于天空飞翔。


图片


北京赛区的国家速滑馆,晶莹剔透的曲面玻璃幕墙如同丝带飞舞一般灵动,桂华流瓦、冰轮转腾,运动员在高速冰道滑行时,带出的轨迹也如同条条丝带,因此得名“冰丝带”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被称作“丝国”,丝织品和丝绸之路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繁荣,这条速滑“冰丝带”的背后体现了独特的东方浪漫和强大的文化自信。


体育精神历久弥新


冬奥会的魅力四射不仅体现在高超的体育竞技水平,更是因其蕴含着的丰富的体育精神,每一场激动人心的赛事就像是一堂堂生动的公开课,赛场上运动员们的每个小举动都是能够引发孩子思考的教科书,甚至因为某个瞬间的触动,孩子心中的梦想开始生根。


冬奥会落幕,但其承载着的体育精神却未消逝,相反,将会历久弥新,这也是奥运赛事真正的价值所在。走出赛场,看完比赛,在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时,我们也要思考这份精神延续至生活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图片


1

较量后的惺惺相惜


比冠军更重要,比金牌更温暖的是什么?竞技体育远不止胜负成败。是高手与高手之间的惺惺相惜,成就伟大。国际奥委会官微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后这样发文。


赛场上发生了这样一幕:前两跳领先的法国名将泰丝·勒德因最后一跳失误,以0.75分的微弱劣势获得银牌。比赛结束,她失声痛哭,获得冠军的谷爱凌和季军的玛蒂尔德·格雷莫德给予了泰丝·勒德以拥抱和安慰


图片


谷爱凌在采访时也回应“这个运动和其他运动不一样,我不是想打败其他人。我为她感到骄傲,非常感谢她。她做成世界上女子最高的动作,也促使我做成自己从未做到的1620,也是历史第一次。我想把我的金牌一起和她分享。虽然她拿到第二名有点伤心,但我想告诉她,这个金牌的一部分也是归她的。”


网友看到后也纷纷欢呼“这就是女体育精神,共同进步。”“大跳台现场观众好有气氛,谁跳好了都欢呼”。


图片


互相学习、互相欢呼,这是运动员们的竞技精神,也是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意义所在,更是北京冬奥会努力的方向。


同样,在学习生活中,少不了相互竞争,不管结果是什么,赢也好,输也罢,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这场比赛,如何看待你的竞争对手。是相互促进、彼此共赢的心理,还是拉踩贬低、只为求赢的敌对状态。正确的竞争心态,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2

跌倒后的永不言弃


谈及体育竞技,面对跌倒后的狼狈不言弃,坚持初心,一直以来都是体育竞技场上令人动容的瞬间。


图片


2月9日,单板滑雪女子障碍追逐赛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举行。美国选手琳赛·雅各贝利斯夺得冠军。


奋力拼搏16载,这位36岁的女运动员终于夺冠,作为冬奥会“五朝元老”在此之前,她从未摘得冬奥会金牌。这一次,她做到了,在冲线时,她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并把手放在心脏位置。


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雅各贝利斯在距离终点线不远处不慎摔倒,与金牌失之交臂。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她都无缘决赛。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她只获得第四名。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她得偿所愿。


图片


感悟到了雅各贝利斯背后的坚忍,我们不防也借此告诉孩子,面对逆境和挫折,要有不放弃的决心,古人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当你心中梦想的种子种下,就需用心浇灌,助其长大。


3

不公后的理性应对


体育竞技的赛场上除了运动员的失误,还会出现其他的意外,可能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这种情况该怎么做?苏翊鸣和他的教练给出了答案。


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裁判长出现打分失误,导致苏翊鸣与金牌失之交臂。随后裁判长也承认了打分失误。这一消息发酵后,网友们纷纷为苏翊鸣打抱不平。


图片


苏翊鸣表示,没有特别关注网络舆论和具体打分。他表示满意自己的发挥,但还是有瑕疵之处。接下来,他会全力投入对大跳台项目的准备。


而教练佐藤康弘同样表示,不会抱怨裁判的判决:“我很骄傲小鸣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恳请大家终止一切对此次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各位裁判的批评。并且请大家对这次金牌得主马克斯·帕罗特表示热烈祝贺。”


面对裁判的失误,运动员和教练都展现出了令人叹服的格局,理性回应,从多方面考虑,而不是仅盯着金牌。


图片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追求公平的体育竞赛中也会偶有不足,更何况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这也就需要孩子对公平树立正确的观念以及明白如何对待不公平。面对不公,是恼羞成怒,自我深沦,还是理性分析,不断完善自我,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科技创新叹为观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可见科技创新在我国举重轻重的地位。


图片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科技奥运”的愿景实现,一场充满科技创新成果的盛会让人叹为观止。科技会一直更新迭代,而创新的生生不息需要依靠一代代人。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树立为国创新的远大情怀。


下面也盘点了冬奥会中几样平常但又出乎意料的创新设计,希望能借此打开孩子对创新的想象,萌动内心的创新欲望。


1

可以测温的创可贴


图片


这是全球最小、测温最精准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测温芯片只有小米粒大小,但精度达到 0.05°C,充电一次可以连续使用10天。这款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是由北京微芯边缘计算研究院研制的,学名为“可穿戴式体温计和疫情防控‘千里眼’系统”


使用者只需用创口贴或皮肤贴,将智能体温计固定在手腕或腋下皮肤上,再用手机下载“安芯测”App并绑定该设备,体温数据变化便会清晰展现在手机页面中,可实现自动测量、自动上报后台的功能。一旦发现体温异常,远端检测人员便会发出预警。


图片


平时不起眼的创可贴经过高科技的润色也可以让人不仅“哇哦”一声,可见创新设计可以来源于生活中任何一个小物件,作为家长和老师,也不防让孩子多多观察,留意身边,创意的灵感或许会乍现。


2

量脚定制的暖融融


图片


在距北京冬奥会开幕20多天前,中国冬奥健儿就收到了3606双具有自发热功能的“冰雪袜”,这些“冰雪袜”包含6个款型,是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的东北袜业园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合作,为冰雪项目运动员们“量脚定制”的。


冰雪运动,寒冷的天气肯定会让运动员受不了。为此,研发团队经过调研和比对,选用了北极绒、纳米纱线等多种材料制成“冰雪袜”,6款“冰雪袜”送到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测试,结果是平均可增温8℃以上。这无疑为冰雪健儿们做足了后勤保障,使得他们能够安心比赛。


看到这项高科技,冬天在外面被冻得直跺脚的你有没有心动呢?创新来源于生活,当你不满足或者受限于眼下的处境,创新总是最有效的途径。


3

可以保温的智能外卖柜


图片



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的智慧餐厅格外引人注目,全自动式的运行模式引发外媒称赞:就像科幻电影。


其中可实现智能、加温和消毒的外卖柜让人眼前一亮。冬奥会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很忙,一日三餐无法按时吃,为了保障冬季食物温度,特意配备了这样的高科技,即使错过饭点,食物也可以暂时储存在柜子里,进行加热和保温,确保大家可以吃上一口热饭,这种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让冬奥会馆内时刻充满着温暖。


4

自带叫醒服务的智能床


图片


相比于东京奥运会的泡沫床垫,冬奥村公寓“智能床”让运动员们赞叹不止,“智能床”从用料上来看,采用的是记忆棉材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状况更好地贴合个人睡姿。床宽1.2米,长2米,依循人体工程学原理,可自由升降角度,共有睡眠、阅读、看电视等三种不同模式,使用遥控器一键调节即可。


同时,床垫内置了传感器,能够精准捕捉人体数据,监测运动员心率和呼吸信号,帮助教练实时关注运动员状态。


此外,智能床还自带闹钟推醒功能。设置闹钟后,床会在设定时间自动起降,再也不用担心会“赖床”。当运动员在睡觉打鼾时,智能床识别后会调节头部的高度,从而对其进行缓解。


总之,借助这场包罗万象的冬奥会,我们可以深度挖掘其独特的内涵与品质,教孩子拥有文化自信、世界眼光、健全品格和创新精神。真正地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来源 | 本文信息综合自网络报道,图源来自网络和纪录片截图